2020年湖南省考申論指導:破行政類話題
對于申論考試而言,熱點的積累非常重要;ヂ(lián)網(wǎng)時代,各類媒體上的熱點話題讓人眼花繚亂,應接不暇。因此,找準熱點的學習方向,知道應該學什么、怎么學,往往能夠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。在本文湖南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將帶領各位小伙伴一起去梳理一個非常重要的熱點話題:“深化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”。
一、“行政類話題”會考嗎?
想必,這是大部分小伙伴看到文章標題后的第一反應。我們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。不僅會考,而且可能性還很大。為什么呢?原因有二。
其一,熟悉省考申論話題選擇特點的小伙伴都知道,省考的話題均為1—3年內(nèi)的宏觀熱點話題。例如,2018年A卷的文化共享與文化自信(源自2017年“十九大報告”),2018年B卷的鄉(xiāng)村振興(源自2017年“十九大報告”),2016年的青年創(chuàng)業(yè)(源自2015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),2015年的“歸零”(本質(zhì)是全面深化改革,源自2013年“十八屆三中全會”)。而行政改革恰恰就是近來的熱門話題。2013年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和2018年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,均聚焦于此。2018年從中央到地方的機構改革,更是讓這一話題變得家喻戶曉。
其二,行政類的話題雖然不會單獨成為某一套省考試卷的主題,但是相關知識在材料與題目中均會有所涉及。例如,2018年江蘇A卷作文,“以百姓之心為己心,以他人之心為己心”,考察的就是為政情懷;2016年山東C卷第三題,撰寫一份“讓行政機關高效便捷,更好地為民服務”的提案,考察的就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。另外,2016年國考申論的主題就是“好政策”,全篇材料都是圍繞著政策執(zhí)行與執(zhí)行的問題。而安徽省考2012年A卷和2009年也曾考察過政治類話題。這也都是省考出題的重要參考。
二、如何備考“行政類話題”?
結合國考及周邊省份考試的情況, “深化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”的考察既有可能是作為申論材料的總話題,也有可能在其他話題中穿插進相關內(nèi)容,成為某一道題目的的材料主題。而后一種情況出現(xiàn)的可能性比較大。而從考察的內(nèi)容上來看,基本的行政常識,行政體制改革的方向、原則,往往是考察的重點。有鑒于此,小伙伴們應從以下方面學習:
1.從哪學——相關政策文件。行政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么?改革的原則是什么?改革的內(nèi)容是什么?這是學習的基礎。而這些內(nèi)容主要集中于“十九大報告”和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的《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》中,小伙伴們只需要學習這兩份文件即可,其他的資料均是對這兩份文件的解讀,無需花費時間去看。當然,如果對于相關的名詞不理解,也可以查看相關的解讀文章。
2.學什么——積累相關詞匯。行政類的話題對大部分小伙伴來說,都是比較陌生的,因此對相關的詞匯比較陌生。而行政類的名詞又是十分嚴肅、莊重的,容不得個人詞匯的隨意替代,積累經(jīng)典表述是十分必要的。不僅如此,相信許多小伙伴在作答提出對策題和部分貫徹執(zhí)行題也會感到“詞窮”,或是自己的表述與參考答案的用詞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,這其實也是行政名詞匱乏的表現(xiàn)。當然,就考試而言,我們只需要學習知名度較高的名詞與領導人的經(jīng)典表述即可。例如“權力清單”“制度的籠子”“思想的堤壩”“補足精神上的‘鈣’”等等。同時,相關行政常識也應該有所涉獵,例如常見行政部門的管理權限,或是常見公共事務的歸口單位等等。知道這些知識,也能夠幫助我們很多的理解材料、書寫答案。
總之,不論是從積累熱點的角度,還是作答用詞的精準上來說,行政類的理論政策都是小伙伴必不可少的備考內(nèi)容。對于這部分的學習也不需要研究的十分透徹,能夠達到上述兩個目標即可。希望考生高度重視、找準方向,取得高分!
點擊分享此信息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