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湖南公務員申論范文:扶貧與扶智并舉 彰顯精準扶貧要義
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19湖南公務員申論范文:扶貧與扶智并舉 彰顯精準扶貧要義。要想申論成績好,關注熱點不可少。湖南公務員考試中,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,積累對于申論而言,是非常重要的。湖南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,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。
更多湖南公務員考試復習技巧詳見 2019年湖南公務員考試用書(免費贈送200+課時在線聽課,2萬道題在線刷題、200套真題在線?)
仔細研讀下文>>>2019湖南公務員申論范文:扶貧與扶智并舉 彰顯精準扶貧要義
仔細研讀下文>>>2019湖南公務員申論范文:扶貧與扶智并舉 彰顯精準扶貧要義
申論范文:扶貧與扶智并舉 彰顯精準扶貧要義
2013年11月,習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作出了 “ 實事求是、因地制宜、分類指導、精準扶貧 ” 的重要指示為扶貧引方向,為脫貧指道路。發(fā)展決定道路,道路決定命運,精準把握關鍵才能認準方向,順應大勢才能引領潮流。在扶貧工作常態(tài)化背景下,唯有大興精準扶貧之風,實現扶貧與扶智并舉,才能從容應對復雜局面,凝心聚力實現貧困地區(qū)又好又快的發(fā)展。
實現扶貧與扶智并舉,要精確找到貧困原因。在以往的扶貧政策中大多集中在以輸血式扶貧為主要手段,國家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資金,雖然可以在一定意義上解決暫時的貧困問題,卻不是長久之計。更有甚者個別下村幫扶干部無視群眾貧困的癥結所在,只是大而化之的進行幫扶,許多扶貧政策與當時實際相背離,導致群眾不但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,反而花費更多資金,在本就困難的生活雪上加霜。就是本質原因在于地方干部扶貧思維不正確,沒有對癥下藥找到貧困病根,因此要探索出一條精準扶貧之路,針對不同困難家庭的實際情況和需求,一村一策、一戶一策,精準發(fā)力。通過技術幫扶、就業(yè)幫扶、創(chuàng)業(yè)扶持等措施為貧困戶“輸血”。
實現扶貧與扶智并舉,首先要扶志。“扶貧先扶志”是習近平同志新時期對扶貧工作的新論斷,是對黨的扶貧理論的新發(fā)展。在我國扶貧工作中,“貧困地區(qū)”、“貧困縣”、“貧困村”曾是一部分區(qū)域的干部和貧困戶所追捧的“稱號”,甚至有些干部和群眾接受多年的扶貧錢物心安理得,并且形成了“被施舍者”心理定位,區(qū)域性和群體性“等靠要”思想在這些區(qū)域和群體上長期滯留。這一方面讓貧困人口長期形成脫貧恐懼心理,同時也造成扶貧工作陷入被動局面,小康不小康,關鍵看老鄉(xiāng),脫貧工作在政府支持的有利條件下,還需要貧困群眾擺脫等、要、靠的思想,樹立脫貧志向。
實現扶貧與扶智并舉,其次要扶智。古人云“授人以魚、不如授人以漁”。過去扶貧工作中天女散花,大水漫灌的扶貧思想指導下,扶貧形式簡單粗暴,表面看似解決農民溫飽問題,但長遠來看農民沒有一技之長,這邊表面上的扶貧解決不了貧困人口真正的難題。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,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。擺脫貧困需要智慧,新形勢下的扶貧應當加強對貧困人口技能上的傳授,結合互聯網+的新模式,傳授新知識,新技能,讓貧困人口獨立自主脫貧。
消除貧困的藍圖已經制定,扶貧攻堅的號角已經吹響。讓我們攻堅克難,用志氣消除思想上的貧困,用精準的方略消除物質上的貧困,用智慧消除貧困的代際傳遞。讓貧困在中華大地絕跡,讓貧困成為歷史的回憶。
點擊分享此信息:
